天下第一等的好事还是读书。这是前不久逝世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家,文科资深教授李强的话,他上山下乡的时候一定深切的感受到了读书学习的快乐。

今天分享过去一年读书积累,共选择了14本书,分了13个段。涉及心理学、历史、教育、思维、哲学、认知、博弈论、理性、经济等方面。都是难得的佳作,推荐大家读一下,听一下。2023从家的总结统计来看,都是离谱的,总结词有“魔幻”,“现实”,“啊?”等等,而我选择的关键词是“理性”。接下来,我选择史蒂夫·平克的《理性》与另外一本《暗理性》分享在下方。

《理性》是史蒂芬·平克的书。理性的作用,是让我们得以超脱有限的视角,来寻求自我改善的途径。平克在《当下的启蒙》这本书里总结,人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进步,得益于启蒙运动带来的四个思想:理性、科学、人文主义,还有对进步的追求。 在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》这本书中,史蒂芬·平克总结,人有四种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,分别是同理心、自制力、道德感,还有理性。两次总结中都有理性。 史蒂芬·平克回忆了一段往事,他有一次去一所大学演讲,主题是脑科学,他正在解释说,科学家普遍认为,精神生活是由大脑的活动方式建构而成的。听众席上一位女生举手提问说:“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?” 这位学生的语气很真诚平和,不是在阴阳怪气,也不是抑郁难过,她是真心想要了解:当科学的发展将灵魂不朽的宗教信仰破除之后,自己该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?说得更浅白一些,将这位女生的问题,翻译过来的话,她的问题应该是,当人类不信仰神之后,我们应该信仰什么? 史蒂芬·平克的回答是,信仰理性。 当一个人坚持理性思考,他就可以发展自己的潜能,通过学习和讨论来完善自己的推理能力。他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世界,可以通过艺术和人文学科来洞察人类状况。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同理心,使得他能尊重别人、爱别人、帮助别人。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关于理性的定义。把这段故事和这个定义分享给你,希望它也能帮助你在未来的人生中,借助理性,让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都变得更加美好。

理性是一套认知工具,帮助人们在特定的世界实现特定的目标。

做好两个升级:在思考时,从借助信念思考,升级成借助证据思考。从根据相关思考,升级成根据因果思考。

讲完《理性》,我继续讲一下《暗理性》它的副标题是:如何掌控情绪。

“暗理性”指的实际上就是情绪。在日常生活中,每个人都会与各种情绪打交道。当收到奖金时,人们会感到开心;投资亏损可能引起郁闷;临近考试时可能会感到焦虑;考试失败后可能会感到沮丧;遭受不公平待遇可能会引发愤怒,等等。对许多人而言,情绪似乎是一个负面因素,因为它可能干扰我们做出理性决策。如果一个人被形容为“情绪化”,通常说明大家认为这个人平时较缺乏理性。

然而,情绪在人类生活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是人类对于周围世界和自身状态的自然反应,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体验。理解和管理情绪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。因此,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情绪的理解和处理,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,同时保持理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。

情绪在驱动我们的行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。通过丰富的事例,书中揭示了许多理性决策实际上是被情绪所驱动的。情绪被描述为我们行动的驱动力,维持了我们“趋利避害”的能力,同时也对道德感和理性起到基本的支持作用。

书中详细探讨了四种常见的情绪问题,即敏感、焦虑、愤怒、抑郁,并按照信息输入、加工和输出的阶段进行分类解释。作者将人的感觉、思考和行动比作信息的输入、加工和输出三个环节,强调了大脑在处理情绪时的作用,类比为一个安全部门。

每种情绪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,都有其存在的价值。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有害的情绪,最初也是为了保护我们而产生的。强调了情绪的表达在合理尺度上是有益的,而过于极端、强烈的情绪表达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。最后,提到通过正念冥想、晒太阳、运动、自我提醒、书面反刍等方式,人们可以增强对情绪的掌控力,使情绪成为生活中的伙伴而不是敌人。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明天分享《睡前消息》的内容。

下文是ChatGPT给出“理性”的回答,专注长期价值,让我们一起努力。

Untitled

《读书的积累》

https://www.caronmaktini.top/1-3-df858c17e9a742828a28bcdc56074988

1、《美好生活》

这本书的野心不小,因为它试图回答的,是一个“超级问题”。所谓的超级问题,就是那种永远被人们追问,永远也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。而这本书研究的“怎么才能拥有美好生活”,就是一个这样的问题。 这本书对这个问题的回应,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。这项研究开始于1938 年,到现在(2023 年)已经持续了超过 85 年,是目前心理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之一。这本书的作者,罗伯特·瓦尔丁格,是这项研究的第四任主任。他们的研究对象最初有 724 个人,后来又扩展到这些人的1300 多名后代。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前总统约翰·肯尼迪,也在研究对象之列,他加入时正在哈佛上大学。

85 年来,哈佛的研究人员持续追踪这些人的生活,定期访谈他们,收集关于他们身心健康、婚姻事业、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状况,记录了很多人完整的一生。他们的目的是想要解释一件事:到底是什么因素能给人的一生带来最多的幸福感,并且,会影响人的健康与长寿?

这项研究为我们提取出的最重要的那个幸福因子,是人际关系。

Powered by Fruition